一、业务特性与挑战
业务特性:
统筹集团多法人主体、多业态(例如制造业计件员工)的员工关系全流程管理,构建标准化、合规化、高效能的人事共享服务体系。
核心挑战:
1. 非标场景治理: 解决因内部异动(跨法人/跨工种/跨雇佣类型)、计件制、工时差异、地域政策差异导致的非标准化流程痛点,将其转化为可复用的标准方案。
2. 合规风控高压线: 在劳动政策高频变动下,精准识别多主体用工中的仲裁风险点,建立预防-响应-闭环机制。
3. 效能与体验平衡: 在流程标准化过程中,避免官僚化,保障员工体验。
4. 数据驱动治理: 将分散的员工关系问题转化为结构化数据,支撑体系优化。
二、关键能力要求
1. 体系化建设能力:诊断非标流程根因(如异动场景漏洞、计件薪资纠纷),设计闭环式标准化路径,将碎片化员工关系问题归类为可管理的场景模版,降低定制化处理成本。
2. 合规风控与仲裁应对能力:精通劳动法、社保条例及地方司法解释,预判制造业高频风险点,具备从仲裁调解到诉讼应对的全链路实战经验,追求“胜诉”更追求“风险预防”。
3. 数据化治理能力:构建员工关系核心指标看板(如纠纷率、流程时效、合规缺口),用数据定位体系薄弱点。推动信息化工具落地,将风控规则(如合同续签提醒、异动审批链)嵌入系统。
4. 变革领导力:驱动跨部门对非标流程达成共识,推进标准化变革,平衡效率与风控。为COE、HRBP输出可复用的风险清单、流程工具、培训包,赋能全链条。
三、关键经验要求
1. 核心经验:
→8年+人力资源经验,其中5年+专注员工关系/劳动合规领域,2年+管理岗经验(SSC/共享中心背景优先)。
→制造业经验,曾服务计件制员工占比>20% 或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(员工规模≥5000人)。
→主导处理过≥10起制造业典型纠纷。
→设计过员工关系风控SOP,将高频非标场景转化为标准流程。
2. 适配性经验(具备以下经验优先):
→有多法人集团员工关系统筹经验(主体≥3家)。
→曾搭建人事共享信息化模块(如合同/异动/纠纷管理系统)。
→具备地方性政策汇编能力(如针对不同省市制定合规指南)。
→有仲裁委/法院出庭经验(不作为强制项,但实战者优先)。
3. 学历背景: 本科及以上学历,人力资源管理、劳动与社会保障、法学、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优先。
四、特质要求
核心特质:
1. 风险防范意识: 对用工风险有较高的敏锐度,视合规为不可突破的底线。
2. 解构复杂的能力: 将模糊、混乱的非标场景拆解为可执行的逻辑模块。
3. 同理心: 能站在一线员工视角设计易懂、易执行的流程,不堆砌专业术语。
4. 坚持原则: 在阻力下仍能坚守风控原则,驱动变革落地。
5. 数据导向: 坚信“无法量化的问题无法管理”,用数据倒逼体系进化。
加分项
1. 持有法律职业资格证或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认证。
2. 有制造业劳动合规白皮书/内训课程开发经验。
3. 主导项目获行业合规创新奖项(如降低劳动争议率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