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岗位定位:
全面负责公司人力资源与行政管理工作,支撑科技制造企业的快速发展和高效运营,平衡初创团队的灵活性与制造业的规范性需求。
二、核心职责
1. 流程制度体系建设
制度制定与优化:
(1) 主导建立公司基础行政、人事及生产支持流程(如《办公用品采购审批流程》《生产物资领用流程》),确保符合初创企业灵活性和制造业合规要求。制定并优化人力资源政策(如招聘、绩效、薪酬体系),确保符合科技制造业的研发与生产需求.
(2) 定期评估现有流程(如差旅报销、设备维护申请),通过流程图工具和价值链分析识别效率瓶颈,提出简化或自动化改进方案。
(3) 标准化文档管理:
负责编制《行政操作手册》《安全生产规范》等文件,统一流程执行标准,并定期更新版本。
2. 人力资源战略与管理
(1) 人才招聘与培养:主导技术类岗位(如工程师、技术员)的招聘,建立内部培训体系,提升员工技能。
(2) 绩效与薪酬:设计绩效考核方案(如研发项目考核、生产效能挂钩),定期调研行业薪酬水平,保持竞争力。
2. 流程执行与监控
(1) 完善行政流程(如设备采购审批、研发物资领用),监督执行并定期评估效率。
(2) 后勤保障:管理办公环境、员工食堂及宿舍,确保生产与研发团队的日常需求。
(3) 合规风控:监督劳动法规(如加班、安全生产)及科技企业资质(如ISO认证)的合规性。
(4) 落地监督:
通过月度合规检查和关键指标跟踪(如采购周期、审批时效),确保流程执行与制度一致,尤其关注生产相关流程(如设备报修响应时间)。
(5) 跨部门协调:
联合技术、生产部门设计跨职能协作流程(如研发样品试制申请流程),减少沟通成本。
3. 流程培训与文化推广
(1) 员工培训:
组织新员工制度培训,重点讲解制造业特有流程(如劳保用品申领、危险操作规范),通过案例演示提升合规意识。
(2) 文化渗透:
推动“流程即效率”的企业文化,策划流程优化提案奖励机制,鼓励员工参与改进。
4. 风险管理与应急流程
(1) 应急预案制定:
针对制造业高风险场景(如设备故障、生产事故),设计《突发事件响应流程》,明确责任链和上报机制。
(2) 合规性审计:
每季度核查流程执行记录(如采购合同审批、化学品存储登记),确保符合《安全生产法》等法规要求。
(3) 差异化说明
制造业适配:强调生产支持流程(如物料调度、设备巡检)与行政流程的融合,避免初创企业“重业务轻管理”的常见问题。
(4) 科技企业特性:建议引入轻量级流程管理工具(如钉钉审批、飞书多维表格),平衡规范性与效率。
5. 制造业特色职能
(1) 生产支持:协调生产部门的人力调配(如旺季临时工招聘)、劳保用品发放及安全培训。
(2) 跨部门协作:推动研发、生产、供应链的高效沟通,解决因快速迭代导致的资源冲突。
三、任职要求
1. 经验与技能:
(1) 5年以上人力资源或行政管理经验,3年以上制造业(优先科技类)背景。
(2) 熟悉劳动法规及制造业特有政策(如研发加计扣除、安全生产法)。
(3) 熟练使用HR系统(如SAP HR)及数据分析工具(如Excel、Power BI)。
2. 人格特质:
(1) 主动性与适应性
具备高度主动性,能在初创企业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独立解决问题,适应多任务并行的工作节奏。对制造业突发情况(如生产设备故障、供应链中断)有快速响应能力,能协调资源确保运营连续性。
(2) 细致严谨与风险意识
工作细致认真,尤其在流程制度建设和文档管理(如安全生产规范、资质年检)中需确保零差错,具备制造业合规意识,能识别行政与生产交叉环节的风险点(如化学品存储、劳保用品发放)并提前规避。
(3) 沟通协调与团队整合
性格外向,擅长跨部门沟通(如与技术、生产团队协作),能化解初创团队因职能模糊产生的矛盾,具有团队凝聚力,通过文化建设(如组织技能竞赛、安全培训)提升员工士气。
(4) 成本敏感与创新思维
对行政成本控制有敏锐度,能提出创新性降本建议(如共享办公资源、优化采购渠道)。善于学习新技术工具(如轻量级ERP系统),推动流程自动化以提升效率。
(5) 抗压能力与责任感
能承受初创企业高强度工作压力,在资源有限情况下仍能高效完成目标。对结果负责,尤其在关键事务(如资质申报、政府关系维护)中需确保万无一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