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项目规划与启动**
-需求分析:与客户、研发、市场等部门沟通,明确项目目标(如电池性能、成本、交付周期等)。
- 可行性评估:组织技术团队评估技术路线(如磷酸铁锂/三元材料)、生产工艺可行性及资源需求。
- 制定计划:编制项目计划书,明确里程碑(如样品开发、测试验证、量产节点)、预算及分工。
2. 项目执行与监控
- 进度管理:跟踪项目关键节点(如电极材料采购、电芯试制、BMS开发),确保按计划推进。
- 资源协调:统筹研发、采购、生产等部门资源,解决跨部门协作问题(如供应链短缺、设备调试延迟)。
- 成本控制:监控项目预算,优化材料成本(如隔膜、电解液)和生产效率,避免超支。
- 质量管理:确保产品符合行业标准(如UL、UN38.3、GB/T),组织测试(循环寿命、安全性能等)并整改问题。
3. 技术对接与风险管理
- 技术协调:主导技术方案评审,协调研发团队解决难点(如能量密度提升、热失控防护)。
- 风险评估:识别潜在风险(如原材料波动、工艺缺陷),制定应急预案(替代供应商、工艺调整)。
4. 跨部门协作与沟通
- 内部沟通:定期召开项目会议,同步进展(如向管理层汇报量产准备状态)。
- 外部对接:与客户、供应商(如正负极材料厂商)保持沟通,确保需求对齐和交付质量。
5. 交付与总结
- 验收交付:组织产品验收(如客户测试认证),完成量产移交。
- 复盘优化:总结项目经验(如良率提升措施),输出改进方案。
6. 行业与法规合规
- 标准遵循:确保项目符合环保(如废旧电池回收)、安全(如CE/ISO 26262)等法规要求。
- 技术趋势:跟踪新技术(如固态电池、硅基负极),推动创新应用。
核心技能要求
- 专业知识:熟悉锂电池材料、电芯设计、Pack工艺及测试标准。
- 工具能力:精通项目管理工具(MS Project、JIRA)、数据分析(SPC、FMEA)。
- 软技能:跨部门协作能力、风险敏感度、抗压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