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零部件全生命周期管理
1)寻源与定点:根据新能源商用车(如电动卡车、皮卡等)研发需求,主导关键零部件(电池、电机、电控、高压线束等)的供应商寻源、技术评估及定点决策。制定供应商短名单,完成商务谈判、合同签订及价格协议(含长期框架协议)。
2)开发与跟踪:协调供应商参与零部件开发(如轻量化材料、热管理系统等),推动APQP流程(样品交付、测试验证、PPAP签署)。监控零部件交付进度,解决量产前的技术、质量及交付异常(如零部件短缺、工艺缺陷)。
3)结算与成本优化:管理订单执行、对账结算及付款流程,确保供应商账务清晰合规。持续开展成本分析(如VA/VE、国产化替代),达成年度降本目标。
2、新能源商用车供应链专项
深度参与三电系统(电池/电机/电控)及智能化部件(车联网模块、传感器)的供应链建设,确保技术迭代与成本竞争力。分析商用车零部件行业趋势(如高耐久性、长周期维保需求),优化供应商合作模式。
3、风险管控与合规
监控供应链风险(如地缘政治、原材料价格波动、物流瓶颈),制定备选方案及应急库存策略。确保采购活动符合IATF 16949、ISO 26262(功能安全)及新能源行业法规。
3年以上汽车零部件采购经验,有新能源商用车(或乘用车)三电系统、高压部件采购背景优先。
熟悉商用车零部件技术标准(如IP67防水等级、高负载工况要求)。
核心技能:
精通采购全流程(寻源→定点→SOP→售后),熟悉APQP、PPAP等汽车行业工具。
熟练管理采购订单,具备数据建模能力(成本分析/供应商绩效仪表盘)。
具备技术解读能力(能看懂图纸、参数表),能与研发部门协同优化设计方案。
软性素质:
抗压能力强,适应高频次工厂/供应商现场协调(如量产爬坡阶段驻厂支持)。
具备商业敏感度,熟悉商用车行业政策(如新能源补贴、碳足迹管理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