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00-12000元
南安农商银行(洪梅支行)
1. 图纸会审与设计交底管理
◦ 牵头组织内部(施工员、质检员、安全员)及外部(建设单位、监理单位、设计单位)进行图纸会审,重点核查:
▪ 图纸是否存在错漏碰缺(如尺寸矛盾、构件冲突、材料规格不明确);
▪ 设计要求是否符合现场施工条件(如场地狭窄时大型构件吊装可行性、地质条件与基础设计匹配度);
▪ 设计标准是否满足现行规范。
◦ 记录会审问题,推动设计单位出具《设计变更通知单》或《图纸会审纪要》,并确保各方签字确认,作为后续施工依据。
2. 施工组织设计(总方案)编制与审批
◦ 主导编制项目《施工组织设计》,内容需覆盖:
▪ 项目概况、施工部署(分区 / 分阶段施工计划、关键工序流程);
▪ 技术方案框架(如基础开挖、主体结构、机电安装、装饰装修的核心技术路线);
▪ 资源配置(人员、机械、材料的技术要求,如特种机械的选型、特殊材料的进场标准);
▪ 质量与安全技术保障措施(如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、危大工程安全防护方案)。
▪ 质量检测计划制定。
◦ 按流程报公司技术部门、监理单位、建设单位审批,确保方案合规性;若涉及 “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”,编制专项方案,并组织专家论证等。
3. 专项施工方案细化与技术交底
◦ 针对关键工序或复杂环节,编制专项施工方案(可操作性强),明确技术参数。
◦ 对深基坑、高支模、起重吊装、有限空间作业等危大工程,全程主导技术安全管理。
◦ 组织 “分级技术交底”:
▪ 向项目管理人员(施工员、质检员)交底:明确技术要求、质量标准、验收节点;
▪ 向作业班组交底:采用 “图文 + 现场示范” 方式,确保工人理解操作要点,并留存《技术交底记录》签字归档。
4. 技术资源准备与前期核查
◦ 确定项目所需的技术标准与规范,确保现场执行最新版本;
◦ 核查进场原材料、构配件的技术合规性(如钢筋的质保书、混凝土的配合比报告、防水材料的检测报告),要求 “先检测后使用”,杜绝不合格材料流入现场;
◦ 协调测量班组完成现场 “技术复核”(如坐标控制点、标高基准点的复测,确保与设计一致),复核结果需报监理单位确认。
二、施工实施阶段1. 现场技术巡查与过程管控
◦ 每日巡查关键工序施工情况,重点核查:
▪ 技术方案执行度(如是否按专项方案搭设脚手架、是否按设计配合比浇筑混凝土);
▪ 隐蔽工程技术合规性(如地基验槽、钢筋绑扎、管线预埋,需在隐蔽前组织验收,留存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》);
▪ 技术参数达标情况,对不达标项立即要求整改,严禁 “带病施工”。
1. 技术变更与签证管理
◦ 现场若出现 “设计与实际不符”(如地质条件变化需调整基础深度)或 “建设单位需求变更”,牵头组织:
▪ 与设计单位沟通,出具正式《设计变更》,明确变更后的技术要求;
▪ 编制《技术核定单》或《工程签证》,核算变更对工期、成本的技术影响,报监理、建设单位审批;
▪ 跟踪变更执行,确保现场按变更后方案施工,避免 “擅自变更” 或 “变更不落地”。
2. 技术问题应急处理与优化
◦ 现场突发技术问题,需第一时间到场,牵头制定解决方案:
▪ 如混凝土堵管,需判断堵管位置,制定 “疏通或二次浇筑” 方案,避免影响结构质量;
▪ 如尺寸偏差,需分析偏差原因(如测量误差、安装误差),制定 “调整或返工” 方案,确保符合设计要求;
三、竣工交付阶段1. 竣工图编制与审核
◦ 牵头编制《竣工图》,需根据施工过程中的《设计变更》《技术核定单》对原施工图进行修改,确保:
▪ 竣工图与现场实际 “完全一致”(如管线实际走向、构件实际尺寸);
▪ 图纸标注清晰(如变更部位需注明变更单号、关键尺寸需复核);
◦ 组织竣工图审核,报监理、建设单位审批,作为竣工验收及后续产权办理的核心技术资料。
3. 技术资料归档管理
◦ 整理项目全周期技术资料,按规范分类归档;
◦ 确保资料 “完整、准确、签字齐全”,符合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(如档案馆)的归档要求,避免因资料缺失影响竣工验收。
4. 竣工验收技术配合与总结
◦ 配合建设单位组织的竣工验收,向验收组(含设计、监理、质监站)汇报项目技术实施情况(如关键技术方案执行、质量控制措施、变更处理情况);
◦ 针对验收组提出的技术整改意见,制定整改方案,跟踪整改完成并复核;
◦ 项目交付后,编制相关技术总结报告等。
四、协同与支持工作• 内部协同:
◦ 与项目经理配合:提供技术支持,协助制定施工计划,反馈技术对工期、成本的影响;
◦ 与质检员、安全员配合:明确质量验收标准、安全技术要求,共同管控现场;
◦ 与施工班组配合:解决班组操作中的技术疑问,监督技术交底落地。
• 外部协同:
◦ 与设计单位:沟通图纸问题、变更需求,确保设计意图准确传递;
◦ 与监理单位:配合监理的技术检查,提供所需技术资料,对监理提出的整改意见及时响应;
◦ 与建设单位:汇报技术进展,解答技术疑问,确认变更及签证的技术合理性。
• 人员技术培训:
◦ 组织项目技术人员学习新规范、新技术;
◦ 对作业班组进行专项技能培训(如特种作业人员的技术操作培训),提升团队技术能力。
核心能力要求要胜任上述工作,项目技术负责人需具备:
1. 专业技术能力:精通建筑结构、机电安装、装饰装修等专业知识,熟悉现行规范标准;
2. 方案编制与审核能力:能独立编制复杂专项方案,且能识别方案中的风险点;
3. 沟通协调能力:能有效衔接设计、监理、建设及内部团队,推动技术问题解决;
4. 风险预判与应急能力:能提前预判技术风险(如地质变化对基础的影响),且能快速处理突发问题。
以担保或任何理由索取财物,扣押证照,均涉嫌违法,请提高警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