岗位职责
1. 检具全生命周期管理
新检具验收(关键入口):
主导新检具(含CMM测量支架、功能主模型、通止规、三坐标测针等)的到货验收,核对技术协议(GD&T要求)、材质报告、校准证书。
组织初始能力研究(MSA),确保检具满足重复性&再现性(R&R)≤10% 的行业标准。
台账数字化管理:
建立并维护全厂检具电子台账,记录唯一编码、适用零件号(含车型)、供应商、位置、校准周期、历史维护记录。
退役与报废鉴定:
对老旧/损坏检具进行技术评估,发起报废流程并同步更新台账。
2. 日常维护与校准
定期保养:
执行清洁(防锈、除尘)、活动部件润滑、定位销/基准块精度核查等基础维护。
校准管理(核心职责):
制定年度校准计划,按ISO/IATF 16949要求送检(内校需持证,外校对接第三方实验室)。
跟踪校准结果,对超差检具启动停用、维修或降级流程。
损坏应急处理:
对现场损坏检具进行初步评估,协调快速修复或启用备用检具,最小化生产中断风险。
3. 现场支持与培训
产线实时响应:
解决测量工位因检具异常导致的判定争议(如边界件判定模糊)。
指导操作工正确使用检具(如车身定位顺序、测力控制)。
新项目支持:
参与新车型投产阶段的检具调试,输出问题清单推动供应商整改。
培训实施:
对质检员、生产班组长进行检具操作规范、日常点检要点培训。
4. 数据管理与分析
测量数据溯源:
确保检具编号与测量报告关联,支持质量数据追溯(如PPAP提交)。
检具绩效分析:
统计校准合格率、故障停机时间、维修成本,输出改进报告。
5. 供应商协调与合规
外协维修管理:
评估维修商技术能力,监控维修质量与时效。
法规符合性:
确保检具管理流程满足 IATF 16949 条款(如7.1.5.2 监测资源管理)。
配合内外部审核,提供检具管理证据链。
岗位要求
1. 硬性条件
- 教育背景:
- 大专及以上学历,机械设计、车辆工程、测控技术、质量管理相关专业优先。
- 证书要求:
- ISO/IATF 16949内审员证书(重要)
- 三坐标操作/校准证书(如Hexagon PC-DMIS、Zeiss CALYPSO培训认证)
- 量具校准员证(部分企业要求)
- 工作经验:
- 3年以上汽车制造业检具/工装管理经验(整车厂或Tier 1供应商)。
- 熟悉车身/内外饰/底盘/三电系统(新能源) 中至少一类零件的检测逻辑。
2. 专业知识与技能
- 技术标准精通:
- 掌握GD&T(几何尺寸与公差) 符号体系(ISO 1101或ASME Y14.5)。
- 理解检具设计原理(如RPS定位系统、检测销类型选择)。
- 检测设备操作:
- 熟练使用基础量具(卡尺、千分表、高度规)及三坐标测量机(CMM)。
- 能解读三坐标检测报告(超差项分析)。
- 行业规范掌握:
- 熟悉AIAG核心工具(PPAP、MSA),特别是检具的MSA分析逻辑。
- 了解整车四大工艺(冲焊涂总)对检具的特殊要求(如焊装白车身检具需耐焊接飞溅)。
- 系统工具应用:
- 熟练操作台账管理系统(如SAP PM模块、专用MES子系统)。
- 运用Excel高级函数进行数据分析(如校验到期自动提醒公式)。
3. 核心能力与素质
- 极致细致与原则性:
- 对精度有强迫症级追求(如0.01mm误差容忍度),坚持流程不妥协。
- 技术问题解决力:
- 多角色沟通协调:
- 精准对接三方需求:
- 质量部(判定标准)
- 生产车间(使用便捷性)
- 供应商(技术整改)
- 抗压与敏捷响应:
- 在量产爬坡或客诉追溯期,能24小时响应紧急校准需求。
- 持续学习意愿:
- 跟踪新型检测技术(如光学扫描、激光雷达在检具中的应用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