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 热力系统分析与优化
1. 全局能效管理:负责全厂热力系统的能量平衡计算、热效率分析(如全厂热效率、锅炉效率、汽机热耗率等),识别能量损失环节,制定并主导实施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方案。
2. 系统集成与优化:研究和优化锅炉、汽轮机、换热设备、管道系统等之间的热力耦合关系,提高系统整体性能。对于热电联产(CHP)电厂,还需优化热电解耦和供热参数。
3. 性能试验:组织或参与热力系统的性能试验和验收测试,验证设备性能是否达到设计指标,并出具专业分析报告。
4. 热力计算与模拟:运用专业软件(如Aspen Plus, EBSILON等)或计算方法进行热力系统建模、仿真和设计计算,为新项目或改造项目提供理论依据。
二、 设计与技术支持
1. 技术方案制定:为新电厂建设或现有电厂技术改造(如余热利用、供热改造、燃料适应性改造)提供热力专业的设计方案、技术规范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。
2. 技术审核:审核设备制造商、设计院提供的热力系统相关设计方案、图纸和技术文件,提出专业意见。
3. 新技术研究:追踪行业前沿技术(如更高参数锅炉、有机朗肯循环(ORC)、生物质气化耦合等),评估其在现有或新项目中的应用潜力。
三、 运行技术支持与诊断
1. 复杂问题诊断:解决运行中遇到的复杂热力问题,如系统振动、超温、效率异常下降、热力设备异常等,提供根本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。
2. 运行方式优化:根据燃料特性变化和负荷需求,提供最优的系统运行方式指导,如滑参数运行、机组启停优化等。
3. 规程与标准制定:编写和修订热力系统相关的运行、检修和技术监督规程、标准。
四、 燃料与排放的热力学关联分析
1. 燃料特性研究:分析不同生物质燃料(秸秆、木屑、沼气等)的化学成分、热值、灰分特性对热力系统效率、结焦、腐蚀和排放的影响,并指导燃料掺烧策略。
2. 环保与能效协同:研究脱硝(SNCR/SCR)、除尘、脱硫等环保设施运行对热力系统能耗的影响,寻求环保与能效的最佳平衡点。例如,优化SNCR系统喷氨量以在达标排放前提下减少氨耗和烟气体积。
五、 项目管理与沟通
1. 项目管理和协调:领导或参与热力相关的技改项目,负责技术协调、进度控制和成果验收。
2. 跨部门协作:与运行、检修、环保、燃料采购等部门紧密协作,将热力优化方案落地实施。
3. 对外技术交流:与设计院、设备供应商、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。
---
任职资格要求
· 教育背景:热能工程、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、能源与动力工程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(资深工程师可放宽至本科)。
· 专业知识:精通工程热力学、传热学、流体力学、燃烧学等基础理论;深入理解热力系统设计原理和优化方法。
· 工作经验:具有火电/生物质发电/化工等领域热力系统设计、优化或性能分析经验。有设计院背景者优先。
· 技能要求:
· 熟练掌握至少一种热力系统仿真或计算软件(如Aspen Plus, EBSILON, GateCycle等)。
· 精通CAD等制图软件,能阅读和审核P&ID(管道仪表图)和系统图。
· 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,能使用Python、MATLAB或高级Excel进行数据处理和建模者更佳。
· 素质要求:具备强大的系统思维、创新意识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优秀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,能够撰写高质量的技术报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