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5-3万
林芝米林机场
1.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、施工技术交底及设计要求,完成钻孔、锚杆安装、注浆等全流程作业。操作前需确认设备各系统(液压、电气、注浆泵、钻具等)连接正常,试运行无异常后再启动作业。
2.根据工程设计参数(如锚杆类型、钻孔深度 / 直径、注浆压力 / 配比等),精准调整设备参数,确保钻孔角度、深度符合锚杆安装要求,注浆量、压力满足加固强度标准。
3.操作过程中保持设备稳定,避免因振动、偏移导致钻孔歪斜或注浆不均匀,尤其在软岩、破碎带等复杂地质条件下,需缓慢操作以控制施工精度。
4.密切关注设备运行声音、仪表数据(如注浆压力计、钻孔转速表)及物料状态(如注浆材料余量、钻具磨损情况),发现异常(如堵管、压力骤升 / 骤降、钻具卡滞等)立即停机,排查原因并处理后再继续作业。
5.配合现场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检查,如钻孔深度复核、注浆饱满度检测等,确保每道工序符合验收标准,避免返工。
6.作业前检查作业区域安全状况,确认无危石、积水、有毒气体等隐患,设置警示标识并清理无关人员,严禁在危险区域违规操作。
7.佩戴齐全个人防护用品(安全帽、防尘口罩、护目镜、安全鞋等),操作注浆系统时防止浆液飞溅灼伤,处理高压管路时先卸压再操作,避免液压油喷射伤人。
8.遇突发情况(如设备漏电、围岩坍塌、注浆管爆裂等),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,撤离至安全区域并上报现场负责人,配合启动应急预案。
9.作业前后检查设备安全装置(如过载保护、紧急制动、漏电保护器等),确保灵敏有效;10.定期检查高压管路、接头密封性,防止泄漏或爆裂。
11.作业结束后,将设备停靠在平整坚实区域,切断电源,清理钻具及注浆管路内残留浆液,防止凝固堵塞,做好防雨、防尘保护。
12.按照设备说明书要求,每日对设备进行清洁、润滑(如钻杆轴承、液压油缸铰接点加注润滑油)、紧固(如螺栓、管路接头),检查液压油、润滑油液位及清洁度,及时补充或更换。
重点维护注浆系统:清洗注浆泵、搅拌桶及管路,检查滤网是否堵塞;定期校准注浆压力表,确保计量准确;根据浆液类型(水泥浆、化学浆等)选择适配管路,避免腐蚀损坏。
13.记录设备运行及保养情况,填写《设备维护日志》,详细记录作业时长、故障现象、处理措施等,为设备检修提供依据。
14.发现设备轻微故障(如管路轻微泄漏、按钮失灵等),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自行处理;复杂故障(如液压系统损坏、电机故障等)立即上报,配合维修人员检修,不得擅自拆卸核心部件。
15.参与设备定期大修,学习设备构造及常见故障排查方法,提升自主维护能力。
16.与支护班组、材料组配合,确认锚杆、注浆材料(水泥、添加剂等)规格、数量符合设计要求,避免错用材料影响施工质量。
17.作业完成后,清理现场散落的材料、工具,保持作业面整洁,为后续工序(如喷射混凝土、二次衬砌)创造条件。
18.参加班前会、技术交底会,明确当日施工任务、质量标准及安全注意事项;班后向班组长汇报作业进度、设备状态及施工中遇到的问题(如地质异常、材料不足等)。
19.对施工中发现的设计与现场不符、设备参数需调整等情况,及时反馈技术人员,提出合理化建议。
以担保或任何理由索取财物,扣押证照,均涉嫌违法,请提高警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