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负责全厂隐患排查与整改工作,完善并执行《安全检查、隐患治理管理制度》,制定年度隐患排查方案;
2、定期组织开展各类综合、专项隐患排查工作,汇总成隐患排查台账,督促各部门及时整改;
3、针对重大隐患和重复性隐患,了解实际情况,制定管控防范措施,降低隐患发生率,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;
4、依据公司设备安全管理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相关制度,持续推动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定期检验、特种作业人员、特种设备操作或管理人员持证上岗;
5、推动设备安全认证,完善设备防呆、设备安全连锁等措施,形成设备安全认证标准用于新设备采购验收;
6、督促相关部门执行设备采购、验收、变更、报废等流程,留存相关记录;
7、培训各部门管理层认识风险与隐患,树立识别风险意识,推动各部门自主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;
8、结合各部门辨识的危险源,全面系统的进行二次辨识工作,并提出管控措施与建议,形成详细的危险源辨识清单;
9、督促各部门学习本部门的危险源辨识清单,在日常工作中督查相应管控措施落实情况;
10、了解各供应商作业相关资质证明,与之签订安全协议、承揽商环境卫生违约金细则,明确双方安全职责,督促缴纳风险保障金;
11、针对特殊作业,办理相关审批手续,开具动火、临时用电和高处作业票,现场明确安全作业相关要求并督察落实情况;
12、对违反公司规定或造成公司损失的情况,依据安全协议对应条款,追究供应商单位的安全责任,开具罚单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