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程建设事业部
一、泥浆体系设计与优化
1、根据地质资料、邻井数据及钻井目标,设计合适的钻井液体系(水基、油基、合成基等)。
2、制定泥浆性能参数(密度、流变性、滤失量、润滑性等),确保井壁稳定、润滑防卡及携岩效率。
3、针对特殊地层(如盐膏层、高压层、易塌层)优化泥浆配方,减少井下复杂情况。
4、持续优化泥浆配方,提高机械钻速(ROP)并降低泥浆成本。
5、评估并引入新型泥浆添加剂(如纳米材料、环保型处理剂)及技术(如低固相、无固相泥浆)。
6、结合井下数据(如LWD/MWD)调整泥浆性能,提高钻井效率。
7、审核泥浆服务公司提供的技术方案,确保符合甲方及行业标准。
8、编制泥浆技术报告,并向甲方及公司管理层汇报泥浆性能及优化建议。
二、泥浆现场应用管理
1、监督现场泥浆工程师实时监测泥浆性能(密度、粘度、固相含量、pH值等),确保符合设计要求。
2、针对井下异常(如井漏、气侵、盐侵)及时调整泥浆性能,防止事故恶化。
3、确保泥浆循环系统(泥浆泵、振动筛、离心机等)正常运行,优化固控效率。
4、审核泥浆材料(如膨润土、降滤失剂、润滑剂)的质量,避免因劣质材料导致井下问题。
5、制定泥浆材料采购计划,优化库存管理,减少浪费。
6、分析泥浆使用数据,提出降本增效措施(如回收利用、替代材料)。
三、复杂情况处理与技术支持
1、针对井漏、井涌、卡钻等事故,制定泥浆调整方案(如堵漏、增粘、降密度)。
2、指导现场团队处理泥浆污染(如CO₂、H₂S侵入)及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泥浆稳定性问题。
3、确保泥浆体系符合井控要求(如压井液储备、加重材料可用性)。
4、监督泥浆废弃物的合规处理,防止环境污染。
5、参与泥浆相关事故调查(如井壁垮塌、钻具腐蚀),提出技术改进方案。
四、团队管理与合规
1、管理泥浆工程师及现场操作团队,提供技术培训与考核。
2、协调泥浆服务公司、固控团队及第三方实验室的工作。
3、确保泥浆作业符合HSE标准(如OSHA、API 13C)及环保法规。
4、定期检查泥浆处理设备的防爆、防泄漏措施。
5、与钻井、地质、HSE等部门沟通,确保泥浆方案与整体作业计划匹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