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-1.5万
和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
深水井/滴灌系统维护
保障治沙种植区日均灌溉供水量≥3000m³,定期检测潜水泵效能(出水流量≥100m³/小时)、滴头均匀度(分区流量偏差≤8%),实时监控管道水压(维持0.3-0.5MPa)。
地下输水管网防沙堵漏检修
执行管网泄漏率年控制目标≤2%,运用管道内窥镜定位沙堵点,2小时内完成疏通;对锈蚀管段涂覆纳米防腐涂层(寿命≥10年),冬季每日巡线预防冻胀破裂。
生活区光伏供电系统运维
确保员工营地24小时不间断供电,柴油发电机备用电源启动响应时间≤10分钟,定期清洁生活区光伏板(发电效率衰减率控制在≤5%)。
光伏设备沙漠适应性改造
主导光伏区设备防沙技术改造:逆变器加装沙尘过滤系统(进风孔径≤0.3mm),支架基础采用抗风蚀混凝土(表面硬度≥HRC55),电缆沟实施动态封沙(每日清沙+弹性密封)。改造后设备故障率需下降≥40%,沙尘导致的发电损失≤8%。
沙尘暴灾害应急响应
建立三级预警机制:风速≥10m/s时加固支架地锚、检查滴灌阀门密封、回收清洁机器人;风速≥15m/s时启动柴油泵备用供水。灾后48小时内恢复发电效能至灾前90%水平,每100MW电站配置3台车载式应急清沙车(清沙能力≥50吨/小时)。
治沙材料循环生产管理
利用光伏板清洁机器人回收沙粒,生产固沙材料:草方格(沙粒+秸秆压制,抗风等级≥10级)、生态黏合剂(光伏硅废料+生物胶,表层硬度≥4.5MPa)。年度产能需覆盖≥5万亩沙地治理需求。
生态数据融合监测
通过光伏区传感器网络采集微气候数据(地表温湿度、风速)及植被光谱数据(NDVI指数),每日生成《光伏-治沙生态联动报告》,推送灌溉策略优化建议及补种方案,支撑治沙种植部决策。
与治沙种植部协同:实施滴灌系统分时供水调度(光伏发电高峰优先供电),联合制定水-电联动优化方案。
与采购部协同:参与防沙配件联合验收(耐沙蚀轴承、纳米防污绝缘子),输出设备沙漠适应性认证清单。
与集团研究院协同:验证光伏板倾角调优模型(兼顾发电效率与板下植被光照),提供纬度与季节动态参数。
必备技能:光伏设备防沙改造设计(掌握ANSYS风沙流场仿真)、滴灌系统水力计算(应用Hazen-Williams公式)。
强制认证:沙漠作业人员需持有光伏运维工程师证及荒漠求生技能认证。
以担保或任何理由索取财物,扣押证照,均涉嫌违法,请提高警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