职位描述
一、施工前期技术准备
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
审核施工图纸(建筑、结构、水电等专业),重点检查:
各专业图纸是否冲突(如结构梁与水电管线位置);
构造做法是否明确(如屋面防水层次、节点大样);
设计参数是否符合现场条件(如地基承载力、抗震设防烈度)。
参与图纸会审会议,整理《图纸会审纪要》,配合技术负责人,提交设计院答疑并跟踪闭环。
施工方案编制与优化
参与编制专项施工方案(如基坑支护、模板支架、混凝土浇筑),内容包括:
施工工艺流程图(如钢筋绑扎→模板支设→混凝土浇筑);
技术参数(如模板支撑间距、混凝土强度等级);
安全措施(如高空作业防护、临边防护)。
结合现场条件优化方案,报监理及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。
技术交底文件编制
向施工班组进行分部分项工程技术交底,内容包括:
设计要求;
施工工艺标准;
质量验收规范。
二、施工过程技术管控
测量放线与定位控制
依据规划红线及设计图纸,使用全站仪、水准仪等仪器进行:
建筑物轴线定位(如主轴控制线测设);
标高传递(±0.000 标高引测至各楼层);
沉降观测点布置与定期测量。
技术问题现场解决
处理施工中突发技术问题:
如地基开挖时发现软卧层,提出换填的处理方案;
模板拼装时遇异形构件,现场放样并指导加工非标模板。
技术复核与质量检查
对特殊、关键工序进行技术复核:
钢筋绑扎后检查保护层厚度;
混凝土浇筑前核对配合比;
砌体施工时检查垂直度。
防水工程施工旁站
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旁站
三、设计变更与技术资料管理
变更执行与交底
接收设计变更单后,及时更新施工图纸并交底至班组:
调整施工工艺;
结构梁截面尺寸变更时,同步调整模板支撑体系受力计算。
技术资料编制与归档
整理施工技术资料:
隐蔽工程验收记录(如钢筋隐蔽前拍照留存);
施工记录(混凝土浇筑记录、砂浆配合比记录);
技术核定单(现场无法按图施工时的临时方案审批文件)。
确保资料与施工进度同步,符合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》(GB 50300)要求。
四、新材料、新工艺应用与技术创新
新技术推广实施
负责新技术、新材料的现场应用:
如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安装,制定吊装工艺及节点连接技术标准;
混凝土裂缝控制中应用膨胀剂,跟踪配合比试验及效果评估。
技术创新与优化
提出工艺改进建议以提升效率:
模板体系改用盘扣式脚手架,缩短搭设时间;
二次结构施工采用预制混凝土砌块,减少现场湿作业。
五、技术协调与验收配合
跨专业技术协同
协调各专业施工冲突:
水电预埋管线与结构钢筋位置冲突时,优化管线走向或调整钢筋布置;
装修阶段与幕墙单位对接预埋件定位,确保龙骨安装精度。
参与工程验收
配合监理、甲方进行分部分项工程验收:
提供技术资料(如钢筋检测报告、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);
对验收中提出的问题(如砌体灰缝不饱满)制定整改方案并跟踪闭环。
六、技术标准与规范执行
规范落地与培训
跟踪最新技术规范(如 2023 版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),组织班组培训:
如新规要求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等级由 Ⅱ 级提升至 Ⅰ 级,需重新交底施工工艺;
装配式建筑新规实施后,调整构件安装验收标准。
技术风险管控
识别施工中的技术隐患并制定预防措施:
深基坑施工前,验算边坡稳定性并制定降水方案;
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,计算水化热峰值并设计降温措施(埋设冷却水管)。
核心能力要求
专业资质:具备建筑工程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,持有施工员证或技术员职称,优先考虑注册建造师。
实操技能:熟悉 AutoCAD、Revit 等绘图软件,能独立完成施工放线及方案编制,具备 2 年以上土建项目技术管理经验。
知识储备:精通《建筑施工规范大全》,熟悉常见施工工艺(如防水工程 “三涂一布” 做法)及质量通病防治(如卫生间渗漏预防)。
与其他岗位的协作场景
与项目经理:提供技术方案支持,协助制定施工进度计划(如主体结构施工工期、二次结构等);
与质量员:共同验收工序质量,对不合格项(如钢筋间距超标)协同制定整改措施;
与预算员:提供设计变更工程量数据,协助调整项目预算(如新增构造柱的钢筋用量计算)。
以担保或任何理由索取财物,扣押证照,均涉嫌违法,请提高警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