职位描述
一、供应商准入审核(新供应商开发)
制定供应商准入质量标准(如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、生产设备能力、检测设备精度等),明确准入门槛。
主导新供应商现场审核(QSA,Quality System Assessment),通过现场考察、文件审查(如 ISO 体系证书、过程控制文件)、工艺流程评估等,验证其质量保证能力。
参与供应商样品确认(PPAP,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),审核样品的尺寸、性能、材料合规性等是否符合图纸及技术规范,出具样品质量评估报告。
根据审核结果和样品表现,提出供应商准入建议,协助采购部门完成合格供应商名录(AVL,Approved Vendor List)的更新。
二、供应商分级与动态评估
建立供应商质量绩效评价体系(如 PPM 不良率、交付合格率、问题响应速度、整改有效性等指标),定期(月度 / 季度)对供应商进行打分评级(如 A 级、B 级、C 级)。
针对不同级别供应商实施差异化管理:A 级供应商可简化审核频率,C 级供应商需制定专项改进计划,若持续不达标则启动淘汰流程。
组织供应商质量回顾会,通报绩效数据,明确改进方向,形成评估报告并归档。
三、供应链过程质量管控
在供应商批量供货阶段,SQE 需通过常态化监控和预防措施,降低来料质量风险:
来料检验(IQC)支持与标准优化
制定或优化来料检验标准(SIP,Standard Inspection Procedure),明确检验项目、抽样方案、合格 / 不合格判定准则(如尺寸公差、外观缺陷等级、性能参数范围)。
对接 IQC 团队,解决检验过程中的技术争议(如疑似不良的判定、检验方法疑问),确保检验标准的统一执行。
分析来料检验数据(如柏拉图分析不良类型分布),识别高频次不良问题,追溯至供应商生产过程,推动源头改善。
四、供应商过程质量监控
定期对重点供应商进行过程审核(QPA,Quality Process Audit),检查其生产过程控制(如工艺参数稳定性、防错措施、员工操作规范)、检验记录完整性、不合格品处理流程等,识别潜在质量隐患。
要求供应商提交过程质量数据(如 CPK 值、过程不良率),验证其过程能力是否稳定。
针对高风险物料或新导入物料,实施驻厂监造或增加巡检频次,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要求。
以担保或任何理由索取财物,扣押证照,均涉嫌违法,请提高警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