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损检测 PT(渗透检测)岗位的核心职责是通过渗透检测技术,排查材料或构件表面及近表面缺陷,为产品质量验收、设备安全运行提供精准检测依据,具体岗位职责如下:
一、检测前准备与计划执行
- 依据检测任务要求(如产品图纸、验收标准),明确检测对象(如焊接接头、铸件、锻件)、检测范围及合格判定准则,确认需遵循的标准(如 GB/T 15822、ASTM E165 等)。
- 检查并准备检测耗材与工具,包括渗透剂、清洗剂、显像剂、擦拭布、渗透试块、放大镜等,确保耗材在有效期内、性能符合要求,工具完好可用。
- 对检测现场及工件进行预处理,清除工件表面的油污、铁锈、氧化皮、漆层等杂质,打磨表面至符合检测要求,避免影响缺陷显示效果。
- 评估检测环境条件,确认温度、湿度等符合渗透检测工艺要求,若环境不达标,需采取加热、除湿等调整措施。
二、现场检测操作实施
- 严格按照既定检测工艺(或工艺卡)开展操作,依次完成渗透、滴落、清洗、显像等关键步骤,控制各步骤的时间、温度等参数(如渗透时间需满足标准及工件厚度要求)。
- 渗透阶段确保渗透剂均匀覆盖检测区域,无遗漏、无堆积;清洗阶段采用合适方法(如水洗、溶剂洗)去除多余渗透剂,避免过度清洗导致缺陷显示消失。
- 显像阶段均匀施加显像剂,待显像剂充分干燥后,使用肉眼或放大镜(必要时配合照明设备)观察检测区域,重点识别表面开口缺陷(如裂纹、气孔、夹渣、未熔合等)。
- 详细记录检测过程数据,包括工件编号、检测部位、渗透剂类型、各步骤时间、环境温度、缺陷位置及形态等,确保记录可追溯。
三、缺陷评定与报告编制
- 对照验收标准,对观察到的缺陷显示进行评定,判断缺陷的类型(如线性缺陷、圆形缺陷)、尺寸(长度、宽度)是否超出合格范围,确定工件检测结果(合格 / 不合格)。
- 对不合格工件,明确标注缺陷位置、数量及严重程度,提出处理建议(如返修后复检、报废),并及时反馈给委托方或相关负责人。
- 整理检测原始记录与评定结果,编制规范的渗透检测报告,内容需包含检测对象信息、检测方法、标准依据、结果判定及签名确认,确保报告数据准确、结论清晰。
四、设备耗材管理与档案维护
- 定期对检测工具(如喷壶、放大镜、试块)进行清洁、检查与维护,对渗透试块进行定期校验,确保其能正常用于工艺验证。
- 管理检测耗材库存,记录耗材领用、消耗情况,及时补充库存,避免因耗材短缺影响检测工作;对过期或变质的耗材进行妥善处置,禁止使用。
- 建立检测档案,将检测计划、工艺卡、原始记录、检测报告、耗材合格证等资料分类归档,妥善保存,便于后续查阅、审核及质量追溯。
五、质量合规与安全管控
- 严格遵守国家及行业关于无损检测的法规、标准,以及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制度,确保检测过程全程合规,对检测质量承担直接责任。
- 执行安全操作规程,使用挥发性清洗剂等耗材时,确保现场通风良好,避免吸入有害气体;操作时佩戴手套、护目镜等防护用品,防范化学试剂接触伤害。
- 配合内外部质量审核、监检工作,提供检测相关资料,协助解决检测技术争议,参与质量问题分析与改进。
六、技术支持与能力提升
- 协助新员工开展 “传、帮、带”,指导其掌握渗透检测操作流程、缺陷识别技巧及标准应用,提升团队整体检测能力。
- 参与检测工艺优化,针对特殊工件(如复杂结构、特殊材料)的检测难点,探索更高效、精准的检测方法。
- 主动参加专业培训、技能考核及行业交流,学习最新的渗透检测标准、技术及设备应用,持续更新专业知识储备。
七、其他工作
- 配合其他无损检测专业(如 RT、UT)完成综合检测任务,确保项目整体进度与质量。
-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与渗透检测相关的工作,如检测设备借用登记、检测区域清理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