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!!负责工商业分布式或集中式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开发和推广应用业务,为工业园区、产业园区、零碳园区、大型公建、综合体等客户提供一站式能源托管服务,通过绿电直连、绿证绿电交易、碳权交易、碳资产管理等,帮助客户有效降低能耗成本和碳排放,提升产品竞争力,更好实现绿色低碳转型……
具体工作内容及薪资待遇,可见面详谈 ——————
一、市场开发与资源获取
1. 区域战略规划
- 根据公司战略目标,制定区域分布式光伏项目(屋顶/地面)开发计划,明确年度装机容量、客户类型(工业园区、物流仓储、公共建筑等)及重点拓展区域;
- 建立区域资源评估模型,筛选高潜力客户(如高电价、稳定用电负荷、优质屋顶资源)。
2. 客户开发与关系管理
- 主导屋顶业主(企业、政府、园区管委会)开发谈判,包括电费折扣模式(EMC/PPA)、屋顶租赁条款、收益分成方案等;
- 建立长期客户关系网络,定期回访重点客户,挖掘存量客户二次开发机会(如扩建、储能叠加);
- 策划行业论坛、客户沙龙等品牌活动,提升公司在分布式光伏领域的市场影响力。
3. 渠道合作拓展
- 开发并管理EPC承包商、能源服务公司(ESCO)、物业公司等第三方合作渠道,建立资源推荐机制;
- 设计渠道分润模型,签订合作协议并监督执行,定期评估渠道贡献度。
---
二、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
1. 前期可行性分析
- 牵头完成项目初步踏勘:屋顶结构评估(载荷、阴影遮挡)、用电数据分析(历史电费单、负荷曲线)、并网条件摸排(变压器容量、接入点距离);
- 组织技术团队完成系统设计、发电量模拟(PVsyst)及投资收益测算(IRR、ROI),输出《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》;
- 针对业主需求定制化方案(如“光伏+储能”“绿电交易”),提供多种合作模式比选。
2. 开发手续落地
- 全程跟进项目备案(地方发改委/能源局)、电网接入审批(供电局)、环评/能评报告编制;
- 协调设计院完成技术方案深化,确保符合电网公司《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典型设计》要求;
- 处理开发过程中的突发问题(如产权纠纷、规划冲突),制定应急预案。
3. 商务闭环与交付
- 主导合同谈判(EMC/PPA/屋顶租赁协议),明确电费结算周期、违约责任、资产移交条款;
- 协同法务、财务部门完成合同风险审查,推动业主决策层签约;
- 监督项目移交至建设团队,确保技术参数、商务条件无缝衔接。
---
三、政策研究与资源整合
1. 政策红利挖掘
- 实时跟踪国家及地方分布式光伏政策(如整县推进、隔墙售电、绿证交易),分析政策对项目经济性的影响;
- 申报地方政府专项补贴、碳排放配额或绿色金融支持(如碳减排贷款)。
2. 生态链资源整合
- 对接金融机构设计项目融资方案(融资租赁、供应链金融),降低业主初始投资门槛;
- 引入保险机构定制光伏资产保险产品(如发电量保证险、自然灾害险),提升项目抗风险能力;
- 联合行业协会、认证机构推动项目标准化,获取权威资质背书。
---
四、风险管理与合规管控
1. 风险预判与规避
- 建立项目风险评估矩阵,重点排查屋顶产权风险(抵押/租赁权冲突)、业主经营稳定性(行业前景、财务状况)、电价波动风险;
- 要求业主提供房产证、电费账单、企业征信报告等关键文件,存档备查。
2. 合规性管理
- 确保项目开发全流程符合《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》《电力业务许可证》等法规要求;
- 配合内审部门完成项目合规性检查,及时整改违规操作。
---
五、团队协作与赋能
1. 跨部门协同
- 与技术团队定期召开项目交底会,明确设计边界条件(如逆变器选型、容配比);
- 向建设团队移交项目开发资料(如接入方案、业主特殊要求),参与施工启动会;
- 协同运维团队制定《客户服务手册》,建立业主投诉快速响应机制。
2. 团队能力建设
- 编制《分布式光伏开发标准化操作手册》(SOP),包括资源筛查模板、合同谈判话术、常见问题库;
- 定期组织内部培训,分享行业动态、政策解读及实战案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