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根据公司总体目标,分解生产部门目标并落实执行,制定生产部门产能/交期/成本/质量目标并分解至车间/班组;
2.生产计划与资源统筹:协调相关部门,制定主生产计划(MPS)及物料需求计划(MRP),确保生产计划与需求、资源供应相匹配;
3.监督生产进度,优化资源配置,确保按时交付;
4.推动精益生产、自动化改造等技术升级降低损耗和成本;
5.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,确保生产规范化和稳定性,主导生产异常根因分析并制定纠正预防措施;
6.贯彻落实质量管理体系,提高产品一次性合格率,处理质量异常问题;
7.监督设备维护保养,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,优化备件库存,降低设备故障率;
8.落实安全生产制度,组织安全培训,确保生产环境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要求;
9.监控生产成本(人工、能耗、物料等),构建生产成本核算模型识别浪费点并推动改善,分析偏差并改进;
10.主导生产团队人才梯队建设,组建高效生产团队,制定岗位职责与培训计划,提升员工技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