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000-10000元
苏虹工业坊1
设备预防性维护(PM)工程师的核心职责是通过系统化、计划性的维护活动,最大程度地减少设备故障和意外停机,保障设备高效、可靠、安全地运行,从而支持生产的连续性、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。
以下是该岗位的主要职责细分:
l 制定与优化预防性维护计划:
基于设备手册、历史故障数据、运行状况和关键性分析,制定、更新和优化各类设备的预防性维护计划(包括日检、周检、月检、季度检、年检等)。
确定维护的频率、内容、标准和方法(如润滑、清洁、校准、检查、更换易损件等)。
利用CMMS(计算机化维护管理系统)或其他工具进行计划管理和排程。
l 组织与执行预防性维护工作:
根据计划,组织协调维护资源(内部技术人员或外部承包商)。
准备维护工单、所需备件、工具和技术文档(如SOP)。
监督和指导维护团队按标准、按时、按质完成PM任务。
必要时亲自执行关键或复杂的PM任务。
l 设备状态监测与点检:
建立和实施设备点检制度。
利用感官或仪器(如振动分析仪、红外热像仪、油液分析仪等)进行定期巡检和状态监测,收集设备运行数据。
分析点检和监测数据,识别潜在故障或劣化趋势,及时调整维护策略(如将PM升级为预测性维护或立即维修)。
l 维护标准与规程制定:
编写、审核和更新设备维护标准操作规程、点检表、润滑图表、维护检查清单等技术文件。
确保维护活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。
l 故障分析与改进:
参与或主导设备故障根本原因分析。
根据PM执行情况和故障分析结果,持续改进PM计划、流程和方法,提高维护的有效性和效率。
提出设备设计或运行方面的改进建议,以提高可靠性和可维护性。
l 备件管理:
识别PM活动所需的常规消耗品和易损件。
参与制定关键备件的安全库存水平。
与采购和仓储部门协作,确保PM所需备件的及时供应。
l 数据记录、分析与报告:
在CMMS中准确、完整地记录所有PM活动的执行情况、发现的问题、使用的工时和备件。
分析PM完成率、设备故障率、平均无故障时间、平均修复时间、维护成本等关键绩效指标。
定期生成维护绩效报告,向上级管理层汇报设备状况、PM执行效果和改进建议。
l 安全管理:
确保所有PM活动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上锁挂牌程序。
识别维护过程中的安全隐患,并提出改进措施。
对维护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。
l 培训与指导:
对操作人员、新进维护人员进行设备日常点检、基础保养知识和安全规范的培训。
指导维护技术人员正确执行PM任务和掌握相关技能。
l 成本控制:
监控维护预算,特别是PM相关的费用(人工、备件、外包)。
通过优化PM计划、提高维护效率、减少非计划停机等方式,降低总体维护成本。
l 协调与沟通:
与生产计划部门紧密沟通,协调PM停机窗口,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的影响。
与设备操作人员沟通设备运行状况和发现的问题。
与设备供应商或技术服务商就PM相关事宜进行沟通协调。
以担保或任何理由索取财物,扣押证照,均涉嫌违法,请提高警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