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 核心角色定位
团队管理者:负责护工团队的日常工作的安排、监督与协调。
质量监督员:监督并确保各项护理工作符合规范与质量标准。
技术指导者:为一线护工提供业务技能指导和培训。
沟通桥梁:在护理部、护工、患者(或老人)及其家属之间进行有效沟通。
问题解决者:及时处理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突发问题和矛盾。
二、 主要岗位职责
(一)团队管理与工作安排
排班管理:根据病区或照护单元的工作量和服务对象的需求,科学合理地制定并执行护工排班表,确保24小时护理服务无缝衔接。
任务分配:每日向护工分派具体工作任务,明确工作重点和注意事项,特别是对危重、特殊患者的照护要求。
人力协调:在护工请假、缺勤时,及时进行人员调整和补充,保障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转。
(二)业务指导与质量监控
技能培训:定期组织护工进行业务学习、技能培训和考核,提升团队整体专业水平(如:翻身拍背、轮椅使用、急救技术等)。
现场督导:巡视病房或生活区,检查护工的实际操作是否规范,及时纠正不当行为,确保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。
质量检查:负责检查基础护理质量,如个人卫生、床单位整洁、环境安全等,预防压疮、跌倒、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。
(三)沟通与协调
内部沟通:定期召开班务会,传达上级指示,听取护工意见,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,营造积极的团队氛围。
跨部门协作:与护士、医生、康复师、营养师等其他专业人员保持密切沟通,协同为服务对象提供全面的照护计划。
对外沟通:主动与服务对象及其家属沟通,介绍护理情况,耐心解答疑问,处理投诉和纠纷,维护良好的信任关系。
(四)行政与事务管理
物品管理:负责护理用具、设备、耗材的申领、保管和维护,确保物资充足且处于良好状态。
记录与报告:检查并确保各项护理记录(如生命体征、出入量、交班报告等)的准确、及时和完整。定期向上级提交工作报告。
考核与激励:参与或负责对下属护工的工作表现进行日常考核与评估,提出奖惩建议。
(五)安全与应急处理
风险防范:识别护理环境中的安全隐患,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,做好安全宣教。
应急响应:遇到服务对象病情突变、意外事件(如跌倒、走失、冲突等)时,能迅速启动应急预案,组织并指导护工进行先期处置,同时立即上报。
三、 任职资格要求
专业知识:持有护工/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,熟悉基础医学、护理学、老年心理学知识。
工作经验:拥有3年及以上一线护工工作经验,具备丰富的实践操作技能。
管理能力:具备一定的团队领导、组织协调和人员管理能力。
个人素质:
责任心强:爱岗敬业,对工作高度负责,对服务对象富有同情心。
沟通能力佳:善于与人沟通,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耐心。
抗压能力强:能够冷静处理突发事件和应对工作压力。
解决问题能力:思维敏捷,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