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核心岗位职责要求
医药配送公司的采购主管需以 “满足终端客户(医院 / 药店)需求” 为核心,同时平衡与生产企业的合作,确保采购环节支撑配送业务高效运转,具体职责包括:
-
需求对接与采购计划制定
- 对接公司销售部门 / 终端客户(医院采购科、连锁药店采购部),收集药品需求清单(含品种、规格、数量、交货时间),结合公司库存水平、配送周期、药品效期、 制定批量采购计划,避免终端断供或公司库存积压。
- 分析历史销售数据(如季节性需求波动:流感季抗病毒药品需求激增)、集采中标情况(如某药品纳入国家集采后需按中标量向指定厂家采购),优化采购频次(如常规药品按月采购、急救药品按周补采)。
-
生产企业合作与供应商管理
- 筛选药品生产企业或一级代理商(优先选择有 GMP 认证、产能稳定、供应响应快的厂家),审核资质文件(《药品生产许可证》《药品注册证》《GMP 证书》及批次检验报告),建立供应商档案并动态更新(含产能、交货准时率、质量投诉率)。
- 与生产企业谈判采购价格、批量折扣、付款账期、退换货政策(如效期不足 3 个月的滞销药品可退换) ,签订年度 / 季度采购合同,维护长期合作关系(如争取独家代理某区域的药品配送权)。
- 定期评估供应商(如按 “质量 + 价格 + 交货期 + 服务” 分级),淘汰供货不稳定、质量有问题的厂家,开发备选供应商(避免单一厂家断供导致终端客户流失)。
-
采购执行与供应链衔接
- 下达采购订单,跟踪生产企业履约进度(如药品生产周期、物流发运情况),协调解决 “缺货、延期交货、规格错发” 等问题。
- 对接公司仓储部门,同步采购订单信息,确保药品到货后可快速验收(核对批号、效期、数量)、入库(按温湿度要求分区存储:如冷链药品入 2-8℃冷库、阴凉药品入 20℃以下阴凉库),避免因验收延误影响终端配送。
- 优先参与国家 / 省级药品集采、区域联盟采购,按集采规则向中选厂家下单,确保公司配送的集采药品符合政策要求(如按中标价供应给医院,不得加价违规)。
-
合规与风险管控
- 严格遵守《药品管理法》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(GSP)》《医药采购廉洁管理办法》,杜绝 “暗箱操作、收受回扣”,确保采购流程可追溯。
- 把控药品质量风险:要求生产企业随货同行 “药品检验报告”,到货后按 GSP 要求抽样验收,发现不合格药品,立即退货并上报监管部门。
- 管理政策风险:实时跟踪医药政策变化,及时调整采购清单。
-
成本控制与数据汇报
- 监控采购成本,通过批量采购、长期合作争取更低价格,降低公司采购成本率。
- 定期整理采购数据(采购金额、库存周转率、供应商合作情况、成本节约金额),向公司管理层提交《采购月报 / 季报》,为销售策略、库存调整提供数据支持(如某类慢性病药品库存周转率低,建议销售部门加大推广)。
-
团队管理
- 带领采购小组(如采购专员、数据核对岗)开展工作,分配任务(如专人对接集采药品、专人对接抗生素类药品),制定绩效考核指标(如采购计划完成率、供应商投诉率、成本节约率)。
- 组织团队培训(如 GSP 新规解读、集采政策落地流程、药品冷链运输要求),提升团队合规意识与业务能力。
二、基础任职资格要求
-
学历与专业背景
- 本科及以上学历,药学、药物制剂、药品经营与管理、供应链管理等相关专业。
- 熟悉药品分类(处方药 / 非处方药、医保药品 / 非医保药品)、药品流通流程(生产 - 采购 - 仓储 - 配送)、GSP 对药品采购与验收的要求(如冷链药品的温度记录追溯)。
-
工作经验
- 3 年以上医药流通 / 配送公司采购经验(有国药、上药、九州通等头部配送企业经验者优先),1 年以上团队管理经验(如带领 2-3 人采购小组)。
- 熟悉药品集采流程(如国家集采报量、中选后采购执行)、药品招投标流程(如参与地方医院药品集中采购投标),有与大型药品生产企业(如恒瑞、辉瑞)合作经验者加分。
-
资质证书(必备 / 加分项)
- 必备证书:执业药师资格证(部分地区 GSP 要求采购主管需持证)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(GSP)培训合格证书。
- 加分证书:采购师(CPIM/CSCP)、供应链管理师、医药行业廉洁从业证书、GMP 内审员证书。
三、核心能力要求
-
专业能力:懂药品 + 懂批量采购 + 懂配送衔接
- 药品知识:熟悉常用药品的 “生产周期、储存要求、效期管理”(如生物制剂需全程冷链,效期短需控制采购量),能快速识别药品质量问题(如胶囊变形、药片变色),了解集采药品的中标规则与供应要求。
- 采购技能:具备批量采购谈判能力、数据分析能力(用 Excel/ERP 系统分析 “采购量 - 销售量 - 库存” 的匹配度)、供应链应急能力(如生产企业停产时,48 小时内找到备选货源并协调配送)。
- 配送衔接能力:理解仓储配送流程,能根据配送半径,调整采购到货时间,避免 “到货晚导致配送延误”。
-
合规与风险意识:守政策红线 + 控供应链风险
- 对医药政策高度敏感,实时掌握集采扩围、GSP 修订、医保目录调整等政策(如某药品被纳入集采后,需立即停止向非中选厂家采购),确保采购行为 100% 合规。
- 能预判供应链风险:如生产企业环保核查停产、原材料涨价导致药品断供、冷链物流故障影响药品质量,提前制定应对方案(如建立 “核心药品 + 3 家以上备选供应商” 的保障机制)。
-
沟通协调能力:衔接上下游 + 解决跨部门问题
- 对外:与药品生产企业采购部 / 销售部高效沟通(如催货、协商价格调整),与终端客户(医院 / 药店)确认需求细节(如是否需要按批次配送),确保上下游信息同步。
- 对内:与公司销售部(确认客户需求)、仓储部(协调入库验收)、物流部(同步配送计划)、财务部(申请付款、核对发票)紧密协作,解决 “采购订单与入库单不符”“发票延迟导致付款滞后” 等跨部门问题。
-
成本与效率意识:降本 + 提效
- 成本控制:通过 “批量采购压价、长期合作谈账期、整合采购需求(如将多个终端客户的同品种需求汇总后向厂家采购)” 降低采购成本,同时控制物流成本(如与厂家协商包邮,或集中运输减少运费)。
- 效率提升:推动采购流程数字化(如用采购管理系统自动生成需求报表、在线下单、跟踪订单),减少人工操作误差,将采购订单处理周期从 3 天缩短至 1 天。
-
职业素养:廉洁 + 抗压 + 责任心
- 医药配送公司采购涉及大额批量采购,需严格遵守廉洁纪律,拒绝生产企业的利益输送,保持职业操守。
- 能承受业务压力:如流感季 / 疫情期间需紧急采购大量药品,或终端客户临时增加订单,需加班协调货源、跟踪进度;对采购药品的 “质量、供应稳定性” 负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