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内容;一、.数据收集与整理1.收集原始数据:从电池安全测试的各个环节,如过充、过放、短路、挤压、针刺等测试中收集原始数据。这些数据可能来自测试设备的记录、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以及人工观察的记录等。2.数据汇总与分类: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汇总,并按照不同的测试项目、电池类型、测试批次等进行分类整理,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查询。同时,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,对缺失或错误的数据进行标记和处理。3.数据存储与归档:将整理好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存储,建立完善的数据档案库。可以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或专门的文件存储系统来保存数据,以便长期保存和随时调用。
二、数据分析与解读
1.基本数据分析: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基本的分析,如计算平均值、标准差、最大值、最小值等,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。通过绘制图表(如柱状图、折线图、散点图等)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,帮助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异常现象2.对比分析:将不同批次、不同型号或不同条件下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,评估电池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安全性能差异。例如,比较不同温度环境下电池的过充测试数据,分析温度对电池安全的影响;或者对比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类型电池的安全测试结果,为产品选型提供参考依据。3.失效分析:针对测试过程中出现的电池失效情况(如起火、爆炸、漏液、容量衰减等),深入分析失效数据,找出失效的原因和机理3。结合电池的设计、材料、工艺等方面的信息,运用专业知识和分析工具(如 FMEA、FA 等),确定导致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,为改进电池设计和生产工艺提供建议4。4.趋势分析:通过对长期积累的测试数据进行趋势分析,预测电池安全性能的变化趋势。例如,观察电池在多次循环充放电后的安全性能数据变化,评估电池的老化趋势和使用寿命,为电池的维护和更换提供依据。
三、报告撰写与沟通
1.撰写测试报告: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,撰写详细的电池安全测试报告1。报告内容应包括测试目的、测试方法、测试结果、数据分析结论以及针对发现问题的建议等。报告要语言准确、逻辑清晰、图表规范,能够为相关部门(如研发、生产、质量控制等)提供有价值的信息。
2.结果汇报与沟通:将测试报告的主要内容向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汇报和沟通,包括项目团队成员、上级领导、客户等。解答他们对测试结果的疑问,协助他们理解数据背后的含义和影响,共同探讨如何根据测试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,如改进产品设计、优化生产工艺、加强质量控制等
3.参与跨部门协作:与研发、生产、质量控制等部门密切合作,共同解决电池安全问题。根据数据分析结果,为研发部门提供改进电池设计和性能的方向;与生产部门沟通,协助制定和优化生产工艺参数,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;与质量控制部门合作,完善电池安全测试标准和流程,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薪资待遇:
薪资待遇:
1.上8点下17点,周末双休;
2.底薪3000+900餐补
3.加班费22/小时
4.入职缴纳五险一金
5.加班费22/小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