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目标: 通过中央控制系统,安全、准确、高效地指挥、监控和协调饲料生产线各环节的运行,确保生产计划顺利完成,产品质量达标,能耗与成本受控。
主要职责:
生产监控与操作:
- 实时监控中央控制室屏幕上的生产数据(如温度、压力、流量、电流、料位、重量、设备状态等),确保各参数在设定范围内。
- 根据生产计划单(配方、品种、产量等),准确无误地在控制系统上设定和调整各项工艺参数(如粉碎粒度、混合时间、调质温度/蒸汽压力、制粒机参数、膨化机参数、冷却时间等)。
- 按照标准操作程序(SOP)远程启停生产线上的主要设备(如原料接收设备、粉碎机、混合机、调质器、制粒机/膨化机、冷却器、破碎机、分级筛、打包秤、除尘系统等)。
- 监控生产进度,确保按时完成当班生产任务。
生产协调与调度:
- 作为生产线运行的“中枢神经”,与原料接收、预处理、制粒/膨化、成品打包、维修、品控等各岗位保持密切沟通协调。
- 根据原料仓存、设备状况、生产计划等信息,合理安排生产顺序和切换品种。
- 指挥现场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设备检查、切换、清理(清仓)等工作。
- 及时响应现场反馈的设备异常或生产问题,做出调整或联系维修
质量控制与记录:
- 严格按照配方要求进行投料和生产操作,确保配方的准确性。
- 密切关注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工艺点(如混合均匀度、调质效果、颗粒耐久性、冷却效果等)的监控数据。
- 发现参数异常或质量偏差迹象,立即采取调整措施并通知品控人员。
- 准确、及时、完整地填写生产记录(电子或纸质),包括生产时间、品种、批次号、设备运行参数、原料使用量、能耗、异常情况处理等。
- 协助品控部门进行取样等工作。
故障处理与报告:
- 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设备故障、工艺问题、质量波动等进行初步判断和处理。
- 对于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,及时准确地向当班主管或维修人员报告,并详细描述故障现象和已采取的措施。
- 参与分析生产异常原因,提出改进建议。
- 能耗与成本控制:
- 监控水、电、蒸汽、压缩空气等能源消耗,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,优化操作以降低能耗。
- 监控原料损耗,确保投料准确性,减少浪费
交接班:
- 向下班中控员清晰、详细地交接当班生产情况、设备状态、待处理问题、注意事项、剩余生产任务等。
- 确保交接班记录完整准确。